当前位置: 中华经济网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深度融合到多向赋能 百融云创助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观察网| 2019/10/23 15:26:29|

      央行近日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应遵循的基础性、通用性、普适性监管要求,划定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门槛和底线,引发了业界对金融科技发展的热烈讨论。什么趋势?如何应对?——行业给出的答案是,深度融合。

      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提出,落实规划要想好一个机制,如何让庞大的科技公司和同样很庞大、自己做不了科技的现有金融机构能够结合,这样中国金融的发展就会前途无量。

      而这一观点,与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平百融云创倡导的“开放创新”理念不谋而合。据了解,百融云创的科技基因根深蒂固,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力,能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赋能、风控赋能、营销赋能,快速夯实提升银行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带动其业务发展。

      在百融云创看来,金融机构要发展科技和实现开放,与已经建立起核心数字科技能力和场景能力的科技公司合作,将是一个效率更优、成本更优和社会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共赢模式,也是金融科技下半场的正确打开方式。目前,百融云创已经为工商银行等五大国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营销和风险管理产品及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多向赋能,金融为实体经济的肌体“供血”,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时代意义。《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金融科技被视作助推普惠金融、实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百融云创近年来也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在产业链金融体系中,百融云创通过构建“产业+科技+金融”生态圈,建立一个产融结合、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在这条生态链上,银行端提供优质的金融资源,产业端提供深度的行业数据,作为中间“桥梁”的科技公司则需要把整个产业数据实现金融化,打造出一整套完善的风控体系。

      “金融科技是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唯一有效的路径。”百融云创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百融云创服务的金融机构已达数千家,普惠金融客群主要是小微企业、蓝领阶层、三农人群,这部分群体信用信息匮乏,过去金融机构在给他们授信贷款时较为谨慎。如今,借助百融云创基于AI核心技术的一套智能综合解决方案,能有效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信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