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经济网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深耕供应链金融,百融云创为中小企业配置“保命符”

来源:| 2020/3/26 16:40:53|

2020年刚刚过去三个月,国际上就发生了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特别是此次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不仅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造成了对全球经济的重创。身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虽然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阴霾”下的中国经济重振也是道阻且长。特别是“撑起中国经济半边天”的中小企业,如何在众多不确定性打击中重获新生,成为了当下经济运行的重中之重。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的调查,受本次新冠疫情的影响,85%的企业无法维持3个月以上,因此,帮助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活下来”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据工信部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3000多万家,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而这些中小企业的往往是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依存,因为资金是这些企业赖以周转营运的关键。

但是当经济环境下行,众多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就变得举步维艰了。因为财报不规范,经营数据不完整等因素,银行授信困难,特别是长产业链中,有些企业处于核心地位,而另外一些小微企业或处于上下游的非核心地位,这些非核心地位企业的资金来源便有些捉襟见肘了。

那么,如何纾解决中小企业的借贷之困呢?或许,解题之意应在强化供应链金融的运作优势。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规避单一企业的信任风险,事实上,“授信”一直是中小企业享受普惠金融的一个关键环节。银行希望为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小微企业的“体质”一般难以适应银行的风控管理体制。而通过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的征信可以释放出来,“匀给”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对于非核心地位的小微企业来讲,信用背书得到充实,银行贷款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程序所需要的支撑是金融科技。百融云创,作为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头羊,深耕银行授信技术,为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挖掘优质金融资产。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和5G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向更深刻的方向演进,科技的应用为服务效率提升开路护航,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金融科技的信用体系完善建立了里程碑式的飞跃。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可信共享程度高的特质,越来越多的有效信息得以“录入”银行对企业的征信参考体系。传统的人工供应链管理被链上管理取而代之,数据平台的应用与共享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于是,百融云创开发“产业链+区块链”技术思路,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中收益。基于区块链技术,百融云创将中信企业与产业互联网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采购方交易中的关键业务数据进行上链管理,并将金融机构引入各个平台,为平台上下游上百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实时线上信贷服务。

百融云创未来将会继续深耕“产业链+区块链”技术,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实实在在的授信便利,广大陷于经济困局中的中小企业配置资金借贷“保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