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经济网 > 科技 > 科技要闻 > 正文

百融云创:科技为金融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来源:中国财经新闻网| 2020/4/10 10:40:59|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不断创新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驱动下金融应用不断发展,新的金融业务形态不断被提出,金融行业如何在这个大浪潮中应对挑战。

        百融云创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平台。创始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有近千名员工,通过与国内国际顶尖院校如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等密切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专门致力于金融行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是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是不同维度的,如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从更多维度解读客户和业务,但是进入到更深维度,如何挖掘数据来帮助金融机构评估客户信用,需要用到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等算法,进行深度的挖掘。新科技的属性在金融领域能够得到不同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手段,客户资质和信用可实现多维度评估,从传统十几个维度上升到上千个维度,再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对客户行为模式、用户画像等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其次是助力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机器学习包括深度学习、智能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手段,能够提供智能化服务,如利用智能语音机器人替代人工客服,可以完成超过80%的工作量,而且客户在通话时的感知与真人几乎一样。

        百融云创的技术创新运用在多个金融场景,涵盖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领域,包括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挖掘用户价值,实现高效引流,精准获客等。

        2018年3月,百融云创成立了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邀请了美国圣母大学终身教授、深度学习领域专家李俊先生出任首席科学家,带队进行新式算法与应用研究,通过“数据+算法+场景”的叠加效应,在计算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各技术领域中深入实践。实验室成立一年多来,自主研发的智能外呼机器人、智能模型训练平台“计算未来AutoML”、端到端语音合成系统等相继问世,广泛服务于金融机构。

        金融需要与产业相结合,一方面产业迫切需要金融特有作用,推进产业供应链升级。另一方面,金融基于产业场景的目的是在产业链里构建一个确定性的场景,将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形成闭环,控制风险。但在产业和金融中间,需要一个非常专业化的桥梁,能够让金融更好理解、看清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助力金融机构建立起基于不同产业属性、特点、周期性的金融产品设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百融云创目前已覆盖纺织品、快消、塑料、物流等多个场景,释放千亿规模信贷潜力,建立一个产融结合、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实现金融和产业的双向进步,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